近来,一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芥菜》在各大网站刷了屏,昨日早上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该文中谈到美团会员的配送费竟然比非会员的还要贵,且这些现象在其他订餐平台上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导致了网友热议。
网友也以此吐槽:
国家才刚颁布了互联网反垄断法,美团订餐就敢顶风作案了,钦佩钦佩!
一边收会员费,一边割茴香
所以,到底如何回事呢?
文章中介绍,作者在开通美团订餐会员后,发觉常点的一家店面,其配送费由平常的2元变为了6元。
图片来自公众号甩尾阿姨
嗯??这是哪些操作,开通会员,配送费还长了?
一定是打开方法不对。
于是,作者又尝试点开了在美团上的同一家店面,同一配送地址,但是在同一时间点单。
奇幻的一幕出现了。
会员帐号的配送费仍然是6元,而非会员帐号仅为2元。
图片来自公众号甩尾阿姨
这是哪些情况??看来一定要找客服讨个说法了。
作者找到美团客服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图片来自公众号甩尾阿姨
开通会员配送费弄成了6元,请解释一下。
美团人工客服只说了一句稍等之后就结束了服务.....
紧接着,美团电话客服行动了。
第一个电话客服专员表示,您的情况我们早已记录,我会向我的主管反应;
第二个电话客服表示乐意补偿十元红包。电话客服主管则表示已超出他的处理范围,会向更中级管理人员反映。
图片来自公众号甩尾阿姨
而事情过去了3天,事情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据悉,文章中还提及,除了是一家店这些情况微博怎么买热搜,一部开通美团订餐会员的手机,附近几乎所有订餐商户的配送费,基本都要超出非会员配送费1~5元不等。
网友:美团订餐,割啥都快
风波爆光后,网友们也坐不住了,纷纷站下来控告。
好气啊,之后再也不买美团的会员了。
这不就是明摆的大数据杀熟吗?
也有人指责,虽然其他电商平台也存在这一情况。
其实,也有人提出了自己害怕的问题,微博认证为新浪财经专栏画家的向小田表示:
看了《我被美团会员割了茴香》这篇文章,最让我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其实不是说办了会员以后,配送费比非会员贵这件事本身。
而是说,互联网公司对会员采取这些操作,背后一定是有一套商业逻辑和产品逻辑在上面的。
这个商业和产品逻辑才是最让人倍感担忧的。
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当互联网公司通过烧钱,在社区团订购菜这个市场产生了寡头的局面以后。
你必须办会员,只有办了会员,你才就能享受到优先级的配送。不办会员,送菜速率都慢了。
你爱吃的水果蔬菜,你发觉不是降价了,是必需要在会员上再办一个星钻会员,能够吃到,不然没有。
你想我不在网上买了,我到菜市场去买,结果到了菜市场,她们说,我们是互联网公司指定超市,埋单要用App,不然价钱贵1.5倍。。。
你想贵就贵点,就用现金支付,这样看不到我的大数据了,结果超市旁边的人脸辨识认出你来了,原先你是会员啊,对不住你买的那种东西是星钻会员专供。。。
在网友们的一致抨击下,认证为美团信息安全工程师的知乎网友也站下来为美团说话:
美团订餐回应:与会员身分无关,系定位缓存有误差
昨日中午,针对用户反馈的“会员和非会员配送费差别”问题,美团订餐回应称,文中提及的配送费差别与会员身分无关,是定位缓存误差造成。用户实际下单的配送费,会根据真实配送地址确切估算,不受影响。
针对定位缓存的问题,美团订餐回应表示正在积极改进,“目前,产品和技术朋友早已组建专门团队,正在与用户进一步沟通解决问题微博怎么买热搜,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
在回应申明中,美团订餐也向用户抒发了道歉,“毋庸置疑,定位缓存问题引起配送费预估不准,是我们的问题,这儿向用户郑重道歉。”
而截止发稿,本网也发觉目前美团订餐会员和非会员的配送价钱早已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