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裁员风波引关注,经营状况和生存环境成焦点

出品|派财经

文|王飞澍编|派公子

擅长热搜的微博,这一次也尝到了被上热搜的滋味。

微博裁员风波引关注,经营状况和生存环境成焦点

日前,“微博裁员”的话题登上脉脉热榜第一。在脉脉上,有认证为“新浪微博职工”的用户表示,微博正在大面积“劝退”员工,今年的年终奖都用在了裁员上。按照爆料,微博这次裁员的数目可能多达数千人,很快,这一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榜。

实际上,年末以来,互联网行业的裁员动作就仍然在继续,魅族、知乎等企业仍然被传裁员,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微博的裁员却更为引人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缘由是微博的经营状况和生存环境。

01“隐晦”裁员

对于这次裁员,程序员黎坤(化名)似乎早有预感。

在被优化的职工群内,黎坤表示,去年底的绩效考评被“莫名其妙”打了最低档,没领到年终奖,还为此被解雇。而和黎坤的处境类似,脉脉上有不少微博职工表示,自己的绩效也被打了D,这就意味着裁员早已板上钉钉。

消息曝出当天,被“优化”员工们成立的陌陌群就早已多达200多人。在群内,有职工表示,本轮优化中,将根据教龄分批裁员,军龄一年、两年均在优化范围之内,除了这么,堪称“生命线”的核心部门也遭到了优化。依据内部职工爆料,这次微博的裁员幅度将高达7%-15%。

不过,微博官方并不承认裁员一事。

微博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公司年初对业务进行盘点,为强化优势领域和业务聚焦,对部份组织进行调整,在这次调整中,公司优先为涉及的职工进行调岗安置,无合适岗位的情况下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不存在裁员一说。”

其实,这一说法并不能得到外界的认可,尤其是结合目前微博的生存现况而言,上述表态显著有遮掩之嫌,而这背后实际上是微博不甚豁达的业绩与资本市场表现。

2021年12月8日,微博选购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即将登录蓝筹股,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上市首日便破发,股价当日报收于253.4美元,比发行价272.8美元缩水7.1%,到了2月23日,更是跌到了232美元,下跌将近15%。

再来看港股,到2021年末,微博港股股价仅为28.83港元,全年涨幅为近30%,而假如将时间线拉长到2018年,2018年-2020年微博港股下跌分别为43.52%、20.67%、11.56%。从2018年2月创出的最高股价142.12港元算起,微博港股股价四年内下跌早已达到77.5%。

其实,这么的股价表现,最大的诱因当迁怒于微博日渐低迷的赢利能力。

按照2021年三季度财报,微博2021财年三季度产值6.07亿港元,环比下降30%;净收益和归母净收益分别为2.1亿和1.82亿港元,也都较今年同期急剧改善。但这并非微博的常态,倘若将观察时间线拉长,业绩不稳定才是微博业绩的最大标签。

数据显示,2020财年全年,除第四季度营收录得9.7%的环比下降外,其余三个季度全都出现环比负下降。虽然在2021财年,和第一、二季度分别高达41.9%、48.3%的环比增长来看,微博三季度产值环比下降速率也再次出现趋缓。

不只是产值,在收益率上微博也有着相像的窘境。目前来看,微博2021年三季度的优异表现更像是一个意外。该季度净收益环比下降高达442%、环比下降124%的增长的确令人惊喜。但在此之前,微博净收益早已连续4个季度出现环比负下降,下降曲线整体十分惨淡。

再来看用户数据表现,按照微博2021年三年报数据可知,截止2021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73亿,环比下降6200万,其中联通端用户占比达94%,日活用户数达2.48亿,相比今年同期的2.25亿净增2300万,增速为10.5%,该增量为近六个季度新高。

不过,虽然三季度用户数增量十分可观,并在总数上创下历年新高,但这一增长却并未急剧带动产值与收益的表现。而与此同时,微博的用户数据表现也并不稳定,2018—2020年,微博月活用户分别为4.62亿、5.16亿和5.21亿,增长由12%下跌至1%,日活用户分别为2.00亿、2.22亿和2.25亿,增长也由11%,跌至1.3%。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2021年三季度的优秀表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东京亚运会。按照官方数据,东京亚运会期间微博全网讨论量3.83亿,全网互动量15.33亿,贡献了近3500个热搜,火热程度远超预想。

这一体育盛宴,让微博的用户数获得了巨大提高,但从客观角度而言,这一数据到底有多少就能沉淀为微博的常年用户,又能为微博带来多少商业转化,仍旧很难下定论。

因而,从常年角度而言,微博的业绩与用户数目都步入了一个相当不豁达的阶段,即使短期内获得了还算不错的业绩表现,但从常年来看,微博总体上仍然处于一个下行的区间。相信微博对此的感慨更为强烈,为此,近日的裁员才不得不在互联网同行们的掩护下悄悄进行。

02自我反噬

这么,作为英文互联网世界惟一对标脸书的平台,血战腾讯、网易以后,风光无两的微博,为什么会深陷赢利泥沼呢?

究其症结,一方面始于微博的自身定位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

2009年7月,见到海外脸书的成功,新浪管理层决定要做微博这个产品,这一重任最终落到了彼时桌面产品事业部主管彭少彬的肩膀。仅仅两个月以后,新浪微博便开始公测,9月25日,即将添加了@、私信、评论、转发功能,这种功能也成为微博至今最基础的功能。

此后,凭着微型博客、支持评论转发的产品形态,加上大量名星、名人的进驻,新浪微博给了普通用户和名人直接互动的机会,短时间内积攒了大量的人气。2011年4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而在此之前,网易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老冤家也跟进推出了微博产品。

但凭着着先发优势、强势的名星策略以及踩中联通互联网风口,新浪微博迅速杀出重围,在2013年事实上成为了微博第一平台,注册用户数突破5亿大关。也是在这一年,新浪微博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合同,双方在用户帐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了深度合作,这对微博来说影响深远,其实优劣皆有。次年,新浪微博删除“新浪”二字,即将以平台的身份独占行业。

不过,抵达顶点以后的微博迅速步入下降通道,2014年初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22.8%的网民降低了微博的使用,而微博产品的使用时间,仅降低了12.7%。

为了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微博开始有意识地向娱乐化靠拢,目的就是通过名星的高关注度来降低平台的流量,从而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2017年,曾有相关统计显示,在微博热搜榜单中,民生新闻、国际国外的政治新闻在微博上遭到忽略,聚焦5月14日微博榜单上的50个热门话题发觉,民生新闻占比列为零,国外政治新闻占4%,其中“聚焦一带一路”排在榜单第三位,其余话题都趋于娱乐化。

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之下,2016年,鹿晗超话阅读量突破1000亿、超话粉丝数破100万,微博的超话、明星榜单成为名星饭圈的必争之地,这为微博带来巨大的流量的同时,也推动了广告业务的快速成长。

在微博的收入构成中,主营业务收入分为广告及营销收入、增值服务收入两部份。2020年,广告及营销服务实现产值14.86亿港元,收入占比为87.9%,事实上,广告收入抢占绝对大头的状态早已伴随着微博多年,2018年以来,广告及营销收入占比仍然保持在87%左右,2021年前三季度,该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至88.5%。

过度依赖广告收入,让微博在娱乐流量的公路上越走越远,流量劫持微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为此,就会出现今年爱奇艺青春有你3》倒奶风波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事实上,早在这次风波之前,新华社、《人民晚报》等央媒就早已多次发声抗议微博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在2021年的三季度财报会上,微博CEO王高飞直言,过去一年微博的文娱流量过多依赖少数综艺节目和少数名星,内容腹部化影响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内容多样性。他还称,娱乐行业常年在微博以内容合作方式做营销,并不算是广告顾客,“对我们收入的影响不像其他同业这么高。”

话虽这么,但该整治的还是要整治,尤其是粉丝过度应援等行为。

按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公告,广州网信办今年12月中时针对微博及其帐号上屡屡出现违规违法信息,依法给以共计300亿元罚金的行政处罚;同时透漏,2021年1月至11月期间,国家网信办对新微博施行了44次处置处罚,多次给以顶格50亿元罚金,共累计罚金1430亿元。

微博方面,2021年第三季度,微博饭圈专项共清除违法微博近5万条,清朗行动专项永久封禁违法帐号1175个,未成年保护专项处置违法帐户18万余个;同时调整热搜规则,增加娱乐内容的占比,目前早已从今年的30%-40%降至25%左右,并提高了热搜内容的多样化。

与此同时,此前阿里涉嫌在张大奕等风波中控制舆论等问题,也遭到了监管部门和外界的关注,就在2021年末,在大环境影响之下,大股东阿里退出微博。要晓得,此前微博来自关联方的广告收入仍然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2018-2020年,阿里巴巴、新浪及其他关联方广告收入占比分别为21.81%、21.42%、19.07%。

毫无疑惑微博怎么买热搜,阿里的退出对微博的后续广告收入将形成非常重大的影响。但目前来看,过度依赖广告的微博,虽然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吸引更多的广告收入,尤其是在短视频等大行其道的当下,微博无疑是被动逼抢的一方。假如微博再无有效的措施,估计今后的日子将更难受。

03坐以待毙?

步入2022年微博怎么买热搜,青岛即墨岳某由于疫情成为了第一个走红的打工人。

岳某的打工寻子之路一经报导就获得了大量的关注,虽然此风波是经由媒体报导在陌陌微博刷屏以后而为大众所知,但实际上他从2020年8月便仍然在用快手发布相关信息,而2022年1月20日诊断后,他在隔离病区继续在用快手寻子。

实际上,这一风波早已曝露了微博的影响力早已开始被短视频等平台蚕食,平台影响力已经远不惘然,微博对此其实已经有所感知。

Trustdata数据显示,2021年3月,微博用户城市分布情况为,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超过85%,其中三线城市用户占比为51%。单论数据,微博似乎已成为一款主攻下沉市场的社交产品。

这实际上也是2017年以后,微博二次崛起的一种既定战略——下沉和网红经济。

但现今来看,微博的下沉策略正受到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的挤压,广告收入的停滞不前即是最好的证明。按照QuestMobile统计的数据,截止今年上半年,短视频、综合资讯和即时通信媒体在互联网广告市场所占份额最高,抖音、今日头条以及陌陌分别抢占30.2%、16.4%和9.7%的份额,高踞前三。相比之下,微博占比仅为1.2%,和上面几个竞争对手差别巨大。

有数据显示,自短视频起火以后,微博广告主数目呈连年增长趋势,从2018年的290家增长至2020年的160万家,今年前三个季度合计为80家,环比锐减40%。

作为互联网界最早的霸主,雄踞5.7亿月活用户,微博为什么沦落至此?

一个重要的诱因就在于微博的流量质量问题。2022年1月13日,李靓蕾带图发布了妻子王力宏买水军、营销号及热搜的汇款记录。图片显示,王力宏方曾耗费6000元,分三次为其于2021年9月9日、9月10日及9月20日发布的微博各买了11000评论、8000转发和16000赞。在微博有着超6800万粉丝的王力宏仍旧这么,微博其他大小V在微博的热度情况到底怎样,可想而知。

实际上,这样的流量作假指责,也确实影响了微博其他业务的举办。一般而言,借助高达数亿的用户流量,假如微博才能在开发新产品或业务时,进行有效的导流,成功难度要比其他互联网大厂小的多,但事实却并非这么。

以近些年来风头正劲的电商为例,早在2014年,微博就筹建过电商事业部,也曾考虑和阿里电商业务结合变现,但微博却玩砸了。

2019年,上海某位创业者和合作伙伴耗费两年时间,开发了数款科技产品。2019年下半年,他决定开始将产品推广到市场上,通过介绍他找到了堪称微博背部机构的工蜂传媒,而且与工蜂一起设计了一个预计百万预算级别的微博话题推广。

最终,他选了粉丝量高达380万的博主张雨晗YuHan。随即,张雨晗按约定准时在微博发布了VLOG视频广告,从数据量来看,该视频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了十二万的观看量,几千的点赞,几百的评论,还有一百多的转发。

但当他打开后台销量数据才发觉,成交金额为0,也就是说所有的流量都是假的。随后,根据微博自己对于流量的甄别,那位拥有380万粉丝的网红,活跃粉丝居然只有1.02万,僵尸粉占了99.7%。

而上述案例绝非个例,在微博上虚假数据俯拾即是。派财经曾暗访某电商平台微博刷数据店家,其明晰表示,以某关键词刷所在城市热搜前10名,仅仅须要500元。因而,可以说微博的流量数据早已成为随时可以戳破的阳台纸,做电商的公信力已经丧失,至于引流就更无从谈起了。

这也是为何,微博早就意识到单纯依赖广告收入无法为继,却又难以进行突破的核心缘由。

近年,微博曾尝试步入直播、游戏等领域;在抖音等短视频崛起之前,微博也曾在2013年就推出了秒拍这一外置应用,并且还先后推出过小咖秀、爱动小视频、河豚小视频等产品,2020年下半年,微博启动视频号计划,通过流量支持来激励微博的腹部内容创作者转向视频创作,促使视频创作生态的发展;在垂类内容的开拓上,微博也曾对标小红书模式,于2019年9月推出了绿洲APP。

但无一例外,上述举动最终都是无疾而终,微博引以为傲的巨大流量,没有浇灌出任何一款才能拿得出手的产品,其流量质量之低可见一斑。

回到本次造成热议的裁员问题,这次裁员无疑是微博经营压力之下的一次节流措施,也突显了微博在互联网广告业务前景不明朗之下的无奈。要想突破这一困局,微博不仅继续找寻新的下降点之外,平台流量质量改善也无疑是绝对的核心。

好在,微博在这方面早已有所行动。按照王高飞的说法,从今年开始微博早已有意增加娱乐内容的热搜占比,娱乐内容稳定在25%左右,且有意丰富内容生态。其中,和Z世代用户紧密相关的游戏、体育、生活等领域都是开发重点对象。

但是积弊难愈,微博前进之路还须要更多的时间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