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美,接出来她将借助自己的努力,夺取属于她的一切……”近三年,凭着意外反转的剧情和跌荡起伏的情节,“短平快”的微短剧成为网路视频的新宠,但在其爆火的背后抖音一块钱100个,不少乱收费现象导致了你们的广泛关注。
微短剧发展迅速,火热全网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近些年来在国外掀起了一股风潮。它具有时长短、节奏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征,除了能满足网民的碎片观看需求,能够为网文作者和平台方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影响力。与45分钟一集的电视剧不同,微短剧几乎都是两分钟一个反转,每一集的时长大概在3分钟左右,吃个中午的时间才能看完几集,而且符合当下主流短视频平台的竖屏观看体验,可谓当代人的新晋“电子腊肉”。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微短剧备案数目为398部,2022年备案数目接近2800部,环比下降600%。德塔文影视观察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超过了2022年全年上新454部的数目。据了解,随着微短剧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大厂开始入局。如开心麻花推出了《亲爱的,没想到吧》《麻将拌辣酱》,柠萌影视塑造了《二十九》《一元美容院》,嘉行传媒出品了《破茧成蝶》。
与此同时,网友们也用真金白银抒发了对微短剧的喜爱,不惜重金付费观剧,甚至出现了新剧推出24小时冲值超千亿元的景色。而微短剧的收费标准,也在你们的喜爱中不断“跑偏”。
观看2小时,收费上百元
“剧情不完整、必须冲会员能够看”“微短剧小程序会员年费比长视频更贵”“有奶奶冲值微短剧消费高达上亿元”……热搜上的各类话题直接反映了微短剧收费顽疾。
消费者李男士称自己在某短视频平台看了几集微短剧以后,弹出链接,要跳转冲值能够继续看。“点击链接步入一个陌陌小程序抖音一块钱100个,剧情显示200多集,冲值168元成为会员后继续观看。但听到79集就换了一个剧情,根本没有200集……”微短剧播放平台间互相引流、跳转,造成收费方式多样、处处是“坑”的敛财套路,被消费者频频吐槽“吃相难看”。
记者调查发觉,不同平台观看微短剧的收费标准、形式各不相同:传统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腾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都有大量的免费微短剧。一些新出现的微视频小程序、APP主要分为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注册成为会员,费用多数在300元以上,价钱上看低于腾讯等综合性视频平台的会员费。另一种是按集付费收看,一集的价钱从几分钱到几元不等,尽管看似不贵,但微短剧一般动辄就是80~100集,追完一部短剧,虽然早已远远超过预期的价位。
记者观察后发觉,这种短剧每一集的时长在3~5分钟左右,全剧算出来能有九十多集。前几集可以免费观看,在第10集左右就须要用户付费观看,单集价钱在6~15元不等,看完全部基本要花100元左右。虽然,这笔账算出来虽然比去影片院看影片都贵,在主流视频平台开个月度会员也才十几二十块钱。好多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常常由于不了解收费行情,甚至被引流到乱收费平台上引起消费过万,让不少消费者大呼“骗局”。
真挚永远是“必杀技”
爆火的微短剧不可能“赔本赚吆喝”,倘若规规矩矩地做流量生意,虽然无可厚非。但从目前小程序微短剧的商业逻辑来看,这些无视用户体验,靠“圈骗抢”来割豇豆,早已不只是吃相难看这么简单。
从现有相当一部份微短剧的营销手段来看,一部短剧同时在多个平台上分发、多个环节分成的推广模式让产品价位混乱。“解锁一集只需0.9元”的宣传很醒目,“默认下一集手动开通续费”的选项却很隐蔽,假如说这些只能称得上是“套路”,这么,这些用户冲值没多久就下架跑路的小程序,完全是在圈消费者的钱。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有知情权,经营者有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完整、真实情况。但一些微短剧小程序、APP不但没有做到,还存在诱导、欺诈的行为。目前由于微短剧涉及的市场主体较为复杂,消费者维权存在困难,这也给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微短折子戏前处于行业的风口,更应当珍视自身的发展底泥,统一标准,“真诚收费”,让消费者看得舒心,充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