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上海报导
抖音支付传来新消息。
6月18日,《华夏晨报》记者注意到,人民建行官网披露了非交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截止2024年6月)显示,同意上海合众汇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汇付”)变更公司名称为“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截止6月18日,年内已有36家支付公司获准改名,名称中均补足“支付”二字。
6月18日,博通剖析金融行业资深剖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晨报》记者表示,持牌支付机构在名称中注明“支付”字样,同时严禁其他单位和个人违法使用“支付”和举办相关业务,此举有利于明晰支付业务边界,帮助金融消费者进行分辨。当前尚未改名的机构后续也将向此要求靠拢。
当前抖音业务下单24小时,支付领域虽已有支付宝与陌陌支付两大大鳄,但抖音支付的实力亦不可轻忽。不仅作为支付工具,抖音支付也是链接抖音集团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的纽带,推动平台的金融生态愈发建立。
变更为“抖音支付”
近日抖音业务下单24小时,人民建行发布非交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截止2024年6月)。信息显示,人民建行同意北京合众汇付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改名以后,“抖音支付”的名称更能反映股权的实际变化,对金融消费者而言更容易理解和辨识,对抖音集团而言,品牌漏出愈发直接,有助于抖音在金融方面的品牌重塑。
合众汇付官网显示,公司创立于2012年,2014年获得由人民建行颁授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持牌互联网支付企业。该公司资质包括,支付业务许可证、增值联通业务经营许可证以及支付清算商会会员证书等。
记者发觉,目前合众汇付官网已挂有“抖音支付”的字样。
实际上,2020年8月,抖音关联公司上海同融完成对合众汇付的竞购,合众汇付彼时就成为了抖音支付的车牌主体。
上海同融持有合众汇付100%股权。北京同融创立于2013年8月,明年4月,其注册资本由7万元增至21.5万元。企查查显示,广州石贝科技有限公司持股北京同融100%股权,股权穿透后,抖音创始人张一鸣持上海石贝科技有限公司99%股权,这意味着合众汇付和上海同融均为抖音关联公司。
企查查显示,目前,合众汇付共有5条自身风险,包括司法诉讼5条。近来一次为2024年6月12日新增一条侵权责任纠纷信息,被告包括合众汇付在内的四家公司,案由为违背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
近些年来,抖音对金融业务的布局开始提速,短短几年揽入多张金融车牌,可提供消费个贷、保险经纪等服务。诸如去年4月,上海同融还筹划竞购海联金汇旗上联动商务100%股权。
联动商务拥有支付车牌,可在全省范围内从事农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业务。在业内看来,这也意味着抖音支付筹划补足线下收单业务许可。
此前,联动商务母公司联动优势被海联金汇以30万元的价钱竞购。不过,联动优势近些年来屡因支付业务违法收到大额罚单,记者不完全统计,联动优势因违规相关规定收到的罚没金额累计约4900亿元。
“此前竞购的支付机构有网路支付资质,抖音也凭此在线上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支付系统。”王蓬博表示,获取线下交行卡收单资质后,抖音支付可以进一步在线下拓展支付业务,补齐商业闭环的同时减少渠道成本。
一方面,自建支付通道降低了平台对第三方机构的依赖,在支付方法、结算周期、退款流程方面更具灵活性,同时降低界面跳转,提高用户支付体验。另一方面,直接管理支付通道意味着平台能更好地控制支付数据的流动,增强数据安全性,减少因第三方介入而形成的潜在风险。
后来者居上
当前,支付领域已有支付宝与陌陌支付两大大鳄,抖音为什么此时入局?
作为后来者,抖音在支付领域诠释出了明显潜力。
尽管支付宝与陌陌支付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抖音属于超级APP,日活上亿,用户数目庞大且平台交易额不断下降,为支付服务快速推广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2023抖音生活服务年度数据报告》显示,平台2023年总交易额下降256%,与今年相比,平台短视频交易额下降83%,直播交易额下降5.7倍。
抖音平台沉淀的大量支付数据,能更好地剖析用户消费偏好、支付习惯和心中决策过程,便于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有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在抖音买东西太“上瘾”了,无意识下单了很多商品,由于很实惠,不合适也懒得退。
“沉迷抖音那一年,每晚夜晚都在激情下单,常常刷直播刷到晚上一点多,抖音比任何人都了解我。”有女人消费者表示。
当前,短视频带货、直播带货成为了人们购物的主流方法之一,这相当于为消费者开了线上商场,24小时配有“导购”,随时下单。而抖音是脑部短视频、直播平台,具备得天独厚的消费场景,支付转化率自然不低。
作为抖音金融生态的重要一环,抖音支付已不再是单一的支付工具,而是链接其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的纽带,推动平台的金融生态愈发建立。
年内36家支付机构改名
不仅抖音支付,这次还有4家机构一并改名,均在公司名称中补足了“支付”二字。
具体来看,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银联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航天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浙江信航支付有限公司”;广东商通实业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四川商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城市ic卡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天津城市一q版支付有限公司”。
5月31日,人民建行更新的《非交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显示,有31家支付机构获准改名,相关机构均在公司名称中加上“支付”字样。
截止6月17日,年内已有36家支付公司获准改名,名称中均降低“支付”二字。这次机构大范围改名,与去年5月1日起实施的《非交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细则》密切相关。
《非交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细则》明确,非交行支付机构的名称中应该注明“支付”字样。未经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则变相从事支付业务,不得在单位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支付”字样,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支付业务许可被依法注销后,该机构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继续使用“支付”字样。
“更名后的支付机构在工商主体名称方面提高识别度的同时,提高了合规性。”素喜智研中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王蓬博觉得,此举有利于明晰支付业务边界,帮助金融消费者进行分辨,当前尚未改名的机构后续也将向此要求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