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国家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负责人,本文从垄断市场结构分析其发展问题

2020年6月10日,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负责人,针对微博在蒋某风波中干扰网路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规违法信的问题,勒令其立刻整改。暂停更新微博热搜榜一周以及暂停更新热门话题榜一周。

该企业头上所反映下来的问题,与其在微博领域常年欠缺有效竞争、一家独大不无关系。本文将从垄断市场结构剖析新浪微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文|傅钰

2020 年国家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负责人,本文从垄断市场结构分析其发展问题

编辑|张嘉敏

一、垄断市场结构定义

垄断肢的是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是惟一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其产品没有相应的取代品,步入壁垒的存在致使垄断厂商在常年或短期内都可能获得正经济收益。厂商可以自由地作出价钱决策或产值决策,假如选择高定价,结果可能是销量增加。假如选择更大的产值,这么想把产品全部销售出去,就须要增加产品的价钱。所以垄断者会选择一个收益最大化的价钱。

同时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单一企业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值的降低而持续增长,产值越大成本越低,单个企业进行生产会造成成本最低。规模经济之所以造成自然垄断,还由于在边际成本递减条件下,一方面,原本步入该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持续上涨,因此必然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另一方面微博买热搜,在垄断企业早已存在的情况下,虽然政府不干预,任何新企业企图步入该产业,其初始成本必然很高,难以与垄断者展开竞争,即规模经济成为其他企业步入该产业的壁垒。

二、微博的定义与发展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略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路平台。

2006年3月,blogger.com的创始人EvanWilliams推出最早的微博Twitter。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首次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接着,微博在网民中韩益火爆,在微博中诞生的各类热词也迅速走红网路,微博效应正在逐步产生。

而后,网易、搜狐、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但因为管理成本、运营成本等未能与先声夺人的新浪微博进行常年的抗争,到了2014年其他微博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市场,只有新浪微博留了出来并改名为微博,成了微博领域的垄断者,同时人们也简称“新浪微博”为微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除了成为了人们生活、娱乐、交际的一部份,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新闻传播事业在新时期的全新变革。2014年,微博决意开拓下沉渠道。通过和电视节目等媒体渠道的合作、发展自媒体等操作,拓展了三四线城市下沉用户的数目。在2017年的财报中,微博以净产值11.5亿美元创下了自上市以来的最大净下降值,较上年下降75%。这也是微博自2015年走出谷底后,连续保持高速下降态势的第五年。2018年,微博的日活跃用户数目早已达到了2亿人,其中二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数目占到了微博总用户数的80%。

从产品逻辑和用户使用习惯上说,在开放式社交的领域中,大势已成的微博如同陌陌没有出现时的QQ,其市场地位很难被动摇。

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新浪微博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值的降低而持续增长,产值越大成本越低。在边际成本递减条件下,一方面,新浪微博属于第一批步入微博领域的企业,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持续上涨,且随着几年来的经营,早已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另一方面,在新浪微博早已垄断了微博领域的情况下,任何新企业企图步入微博产业,其初始成本必然很高,难以与新浪微博展开竞争,其规模经济已成为其他企业步入该产业的壁垒。

三、新浪微博热搜停更风波

6月10日,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负责人,针对微博在蒋某风波中干扰网路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规违法信的问题,勒令其立刻整改。暂停更新微博热搜榜一周以及暂停更新热门话题榜一周。

在微博用户多达5亿的明天,微博热搜榜无疑成为了网路获取热点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微博热搜榜的暂时停更,让许多网民深陷了信息泥潭之中。不少网友诉苦:“没有微博热搜的日子,如同在山区断了网,如同与世界相悖。”也有人则惊呼大快人心,"要建设清寂气正的网路舆论环境,平台必需要负起责任!"甚至有著名自媒体大V觉得:“简单说,就是处罚微博、敲打阿里、警告垄断,堪称一箭三雕!在我眼里,这甚至号称2020年中国互联网整治的标志性风波。”

微博热搜榜被整肃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在2018年1月,国家网信办曾就针对新浪微博持续传播炒作导向错误、低俗情色等问题约谈负责人勒令其整改。微博热搜榜和热门话题榜由新浪官方自主下架整改一周。

而时隔三年后,整改令再次出现。

在对微博的处理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业务局负责人指出,网站平台应该着力履行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明晰内部初审处置流程,既不得为违规违法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又不得随便干预信息正常呈现、干扰网上传播秩序。

四、新浪微博垄断市场对用户形成的两面性影响剖析

(一)对用户而言的积极影响

1、使用上的便利性

新浪微博的垄断对人们使用微博产品存在一定的便利性,用户不会由于不同类型和格式的微博而形成交流上的不便,用户也毋须同时注册和使用多个微博来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而新浪微博由于经过四年的市场竞争,在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也有明显提高。

2、微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垄断。

微博赋于了用户更多的发言权,让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突发风波的现场记者,借助微博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性风波的现场报导。为此,传统媒体面临着微博用户带来的时效性压力,微博以用户数目大和分布广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占据第一现场,打破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垄断,使传统媒体很难再隐瞒事实、歪曲真相。微博用户对传统媒体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传统媒体在微博用户的监督下愈发严谨地对待新闻传播工作。[1]

(二)对用户而言的悲观影响

1、因欠缺有效竞争,而损害用户利益

使用过微博的用户应当都面临过一种情况,即不晓得哪些时侯新浪就在你不晓得的情况下帮你关注了一堆你不认识的人。也不晓得哪些时侯新浪就无缘无故地给你塞了一些僵尸粉。其目的是微博为了维护自身的日活跃度和降低其平台大V的关注度等诱因。

以及首页被各类广告参杂,各种营销号搬运同样的内容吸引粉丝进行对骂达到涨热度的目的。热门微博评论中参杂各类红色信息,热门风波中发声的号又常常容易被“炸号”(即登陆异常、被买转赞评)。

作为一款社交产品,多开拓一些赢利渠道实属正常,但牺牲用户体验换收益却是得不偿失,虽然通过大量的广告营销在短期内获得利益,但长此往年难免会引起用户的流失。作为社交平台,最重要的应当是延长平台的生命周期,而非只看短期利益。

2、因欠缺有效竞争,而大肆操纵舆论

微博诞生11年的实践证明,它很容易产生以“微博所看重的大v”为核心的话语影响力这些话语权虽然已主导了微博的舆论。并且假如微博话语权相对垄断在个他人手里,势必会出现个他人操纵舆论、谋私和诽谤的可能。

正如此次的蒋某风波,以及反反复复在热搜第五十徘徊的寿春书院风波一样,因为微博遭到了某方面的影响,故而不勇于将真实的话题热度登在热搜榜单中,而采取压热搜、撤热搜、删帖封号等方式息事宁人。借助成批的营销号统一舆论,让点进话题的用户被营销号的话术引导,进而达到模糊重点的目的。殊不知,被迫闭嘴并不能止住公众的怒火,反倒微博平台受到反噬。

有专家剖析,微博这次整改热搜领域,从常年看会对其产值导致悲观影响。“微博在信息流等广告位加上推广是正常商业行为,并且在热搜榜、话题榜有意识地改变、操纵排行,损害了其公共产品属性。常年来看,假如微博的舆论影响力大减,也会导致未来客户的流失。”

3、因欠缺有效竞争,而大肆走私流量、任意定价

据北方假期报导,一家营销公司透漏的微博营销报价是:微博转发,人民币15元,100次;转发加评论,20元,100次转发和10个评论;微博点赞,8元,100个。另一家办理微博业务的公司报价是:中级粉丝60元,一万个;活跃粉丝320元,一万个;刷量转发评论,34元,一千个;真人转发评论,360元,一千个……一共二十余个业务选项。其中,微博热搜要跟客服单聊。

客服表示,热搜的前50、30、20、10位价钱都不同,不一定能刷到那里,不保证上到前十,刷到多少,就给多少等级的费用。价钱基本上是几千到五六万不等。“刷榜就是独立的价钱,而且娱乐内容更容易刷起来。”因为榜单实时更新,说不准上多久,通常(占榜)一小时才能收费,半小时就收一半的费用。

不同于刷榜,微博的热搜虽然也有明码实价的广告位。

微博热搜的第三、第六位是商业售卖的,词条后面会出现黑色的“荐”字,打开也会有“广告”字样。这两个广告位的刊例价在110万人民币左右,占榜24小时。并且不同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折扣标准,有时可以低到五六折。

虽然新浪微博在微博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但是但是整个互联网传媒产业社交平台层出不穷,在互联网传媒产业中,击败一杯白沸水的不是另一杯白沸水微博买热搜,而是可乐。

2020年一季度,新浪微博产值3.23亿港元,环比增长19%,净收益5210万港元,环比下降65%。新浪微博业绩下降的主要诱因是严重依赖广告,这样的企业在碰到疫情这类“黑天鹅”事件后的抗风险能力不高。另外,新浪微博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份额毕竟不大,字节跳动、快手这类平台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对新浪微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微博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方便途径。热门搜索追求热点并非过失,但只向用户呈现片面、娱乐性强的内容是不负责任的。当正能量和励志热点常年得不到关注时,本应被关注的热点新闻被人为剔除,网路上参杂着名星的琐事,会带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过于追求流量和经济效益,也会让平台丧失有价值的用户,最终丧失的比应有的多。

当热搜一周停更时,互联网用户虽然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影响。想了解头条新闻可以去明日头条,想刷热搜榜可以去知乎热榜。热点风波仍然有人关注,热点节目依然火热,这也说明了一个平台的产品在这么丰富的信息渠道中并非不可取代。要实现长远发展,微博平台要遵守互联网发展和信息传播规律,控制繁杂无用的娱乐信息量,防止传播虚假或未经否认的信息,真实客观地呈现重大社会风波和民生热点,满足用户发觉“新鲜事”、感知“天下事”的需求。在理论和本意上,微博热搜也似乎还能真正反映社会热点,发挥积极作用。

互联网企业成功的途径有上千万种,但不应当有垄断。只有坚持互联网的本意,营造开放宽容的发展环境,鼓励自由竞争,创造创新空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体系能够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中的互联网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生命力,就能抗风抗雨,茁壮成长。

同样的问题不仅剩在于微博中,也存在于其他互联网平台中。怎样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和呈现,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和期望,是每位平台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怎么提升网路素质,在复杂的网路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理智,是每位人都须要思索的问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网络环境能够干净健康。微博作为用户获取信息的方便途径,热搜追逐热点无可厚非,但片面化、娱乐化的内容呈现,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当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热点常年得不到关注,本该上热搜的焦点新闻被人为撤下,网路上参杂着名星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带来不正确的价值导向。过度追求流量和经济利益也会使平台失去有价值的用户,最终得不偿失。

公共平台变为舆论卖场,怎么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和呈现,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和期盼,是每家平台应注重考虑的问题。怎么提升网路素质,在错综复杂的网路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则是每位人须要思索的问题。各方共同努力,网路环境能够淡远气正、健康向下。